※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中山村
 中山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孕育了繁荣的商贸文化、信俗文化、耕读文化。
中山村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镇区,位于北纬25°48′,东经118°35′。嵩口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全国首批特色小镇,拥有“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国家级生态镇”、“中国报业特别关注古镇”、“中国美丽宜居小镇示范镇”、“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国家科技部首批‘星创天地’”、“福建省十佳旅游休闲集镇”等荣誉称号。中山村村域范围内保留众多的、集中成片的明清民居建筑,特别是在龙口片区,有着全国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制鹤形路、保存完好的风火墙,古民居比比皆是。在嵩口镇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中山村的部分古建筑群落也被列入斜阳院巷、一期核心游道的改造范畴,村庄有了乡村旅游的雏形,涌现了松口气客栈、古镇驿站、竹编工艺品店、公益图书馆、宴魁厝画院、黎照居等众多文创场所。中山村交通区位优势也十分显著,嵩口下坂高速出口到村仅2公里,距福州120公里,车程1小时,位于尤溪、仙游、德化、闽清三区四县的结合部。大樟溪直穿两岸,东至月洲自然村交界、西至月阙自然村交界、南至道南自然村交界、北至嵩口至芦洋大桥,村落面积8平方公里。
村落全景展示
村落历史文化
       文化是古村落的灵魂,是古镇内在生命力的体现。        自隋唐以来,为躲避战乱,一些中原仕宦迁居中山, 在此建村落户,择地定居。由于位于闽中山区, 谷地狭窄, 交通不畅, 与外地交往较为困难, 青山常绿, 土地肥沃, 久而久之, 中山村逐渐养成了小农经济思想和山林文化气质。中山村由于特殊的水陆交通条件而成为重要商埠,因而其空间意象具有与闽中山区传统聚落明显不同的商业文化内涵。直街、横街、米粉街等古街前店后宅的建筑格式直接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商贸行为方式;而位于古镇码头节点处的关帝庙和关帝街,则透射出古村的儒商文化内涵。中山村自宋起至明清逐渐成行成市,发展有商铺百余家,嵩口民间还有流传百年历史的传统墟日,为古镇的商贸活动增添活力。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妈祖等宗教信仰和谐共存,多元的宗教信仰印证了中山村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了中山(嵩口古镇)人们大度、包容并祈求美好的夙愿。“耕为本务, 读可荣身”,耕读文化由于科举制度的演进而得到改造与加强,折射到中山村建筑上,在青山秀水间创造出既文质彬彬又富有田园野趣的村落意象。        不同时期的古建筑时代特征演变清晰,所有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山不同时期的人文社会特点,具有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村落民俗文化
       繁荣的经济孕育了嵩口繁荣的民俗文化,如名扬海外的永泰赶墟节,转鸡头、十二道菜、十锦小食等饮食文化,以及闽剧演唱、伬唱、畲族歌唱、嵩口虎尊拳等文体活动。建筑遗址有关帝庙、天后宫,以及众多的祠堂、古戏台等;民俗传说多种多样,如“嵩口司”、“铁印直走”、“官由由来”、“赤水来历”。这些都标志着嵩口镇地域文化的丰富与繁荣。  
村落自然环境
        中山村村落位于嵩口镇区,村落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大樟溪环村落西、北、东而过,蜿蜒的河流带来了丰足的水源,河水冲积而成的肥沃的土地,成为中山村居民供养生息的良田;四周的山脉层层叠叠,绵延而去,在挡住西北面寒流与霜害的同时,又能引入东面温暖湿润的海风,使得中山村温暖湿润,气候宜人。村落东与月洲自然村交界、西与月阙自然村交界、南与道南自然村交界、北与嵩口至芦洋大桥。海拔145米,年平均气温19.8℃,无霜期289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81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这种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创造了一个与山、水、天、地融为一体,注重生活环境、聚落景观以及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