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镇含溪村
含溪村位于南阳镇的东部,毗邻院洋村、南岔村、含头村,距南阳12公里,总面积共10平方公里,海拔638米,地处要塞,毓秀钟灵,天蓝水清,辖含溪、铁坪、岗坪墩、瓦窑坪四个老区基点自然村,2015年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含溪于2019年6月6日被列入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含溪村前有农田,视野开阔。含溪穿村而过,北面、东面的案山、朝山为对景,形成目前村落的选址格局风貌——“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玉带缠腰”,同时体现了古人“择水而居”的生活理念。
含溪村位于南阳镇的东部,村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红色文化的底蕴深厚,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含溪村村落以西面、南面的主山、少祖山、祖山为基址背景,层层递进。形成多层次的立体轮廓线。同事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的相交融,形成含溪村独有的村庄魅力。
村落历史文化
1934年,叶秀蕃、范式人等在含溪秘密组织成立了中共含溪区委”和“含溪中心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广东革命低潮时,“福寿县委”机关从福安北区的蛇头洋迁入含溪,在叶飞、范式人的主持下成立了新的“中共福寿县委”,恢复了“福寿县苏维埃政府”。
1935年5月,闽东临时特委委员叶飞、阮英平、范式人召集了在各地坚持斗争的负责人,在含溪召开会议,总结反“清剿”斗争的经验教训,研究深入开展游击战争的有关问题,正式组建了由叶飞任书记,阮英平、范式人、许威等任委员的“中共闽东特委”。
1935年10月5日和11月7日,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在含溪与叶飞率领的闽东独立师两次胜利会师,使闽东革命形势转危为安。1937年,红军北上抗日,“特委”机关随之北撤,国民党84师和教导团兵分五路围剿含溪岗垅一带的游击队和革命人士,全村30多座民房被烧,80多户无家可归,60多人惨遭杀害,许多群众家破人亡,有的甚至全户绝嗣。陈家宅、坝底、厝基后、粗岭尾等4个自然村自此不复存在。
含溪是中共闽东特委正式成立地,亦是中共福寿县委旧址所在地,此外,还保存着闽东特委会议旧址、红军洞等革命旧迹,结合村后独特的瀑布和峡谷地貌,并且与犀溪镇西浦、甲坑景区相连。在土地革命斗争和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中共闽东特委、含溪中心1区委、福寿县委在这里重建和成立,是寿宁革哈斗争的中心,也是闽东革命的可靠后方,被称为闽东“小延安,现为寿宁县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