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上梅乡茶景村
茶景村是福建省武夷山市上梅乡下辖的行政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市区39公里,总面积33.2平方公里,辖26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640人。原名白水村,宋淳化五年(994年)属东乡五夫里,1960年因茶里、景园食堂合并更名茶景大队,1989年划归上梅乡,为北宋词人柳永、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及朱熹岳父刘勉之(白水先生)故里,村内现存遇仙桥、柳永故居遗址等历史遗存。
茶景村古称白水,又称外五夫里,为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故里,在两宋期间,这里还孕育了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理学大家胡安国、朱熹老师胡宪等鸿学大儒、文臣武将,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并留下《劝学文》《乐章集》《春秋传》等经典著作,被学者称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地理坐标”。至今保留有柳永故居、胡安国故居、刘勉之故里以及 遇仙桥、鹅子峰、中峰寺等遗迹。
村落历史文化
茶景村古称白水,又称外五夫里,为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故里,在两宋期间,这里还孕育了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理学大家胡安国、朱熹老师胡宪等鸿学大儒、文臣武将,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并留下《劝学文》《乐章集》《春秋传》等经典著作,被学者称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地理坐标”。至今保留有柳永故居、胡安国故居、刘勉之故里以及 遇仙桥、鹅子峰、中峰寺等遗迹。
村落民俗文化
茶景村原名白水村。相传这里古时就是一个极为繁荣的村落,村中有一对开酒馆的夫妇,乐善好施,感动神仙,将吃剩的糯米饭置于其院内水井里,从此井里汲出的就是香甜美酒。但夫妇过世后,接任酒馆的人却欺贫爱富、嗜财如命。神仙就将置于井中的糯米饭取出,水井里又成了平常的白水,人们为记住这个教训,就把这里叫作白水。宋淳化五年(994)崇安县建置后,设城坊和东、南、西、北四乡,白水属东乡内五夫里。清雍正年间(1723-1735),四乡划分为9个乡,白水属开耀乡内五夫里。民国29年(1940)设白水乡,属第三区。民国32年,白水乡与双梅乡合并为白梅乡。1954年全县划为7个区,白水乡属第四区,辖白水、茶里、茶园等23个村,乡政府驻白水村。1958年公社化,白水改为大队,属乐园公社。1960年,为纪念白水的茶里和景园两个民用食堂合并,改为茶景大队。1961年,全县缩小公社,调整为8个人民公社,茶景大队属五夫人民公社。1972年,成立下阳人民公社,茶景属下阳人民公社。1984年改茶景大队为村,属下阳乡。1989年12月,下阳乡改为上梅乡,茶景属上梅乡。
村落自然环境
茶景村村落风景优美、四周小溪环绕、山清水秀、四周名山环绕。有莲花峰、金鹅峰、大王峰、笔架峰四周耸立,村里特产丰富,有冬笋、黄笋、黑笋、红姑、白莲、田螺、黄鳝、泥鳅等驰名武夷山。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