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三捷村
村落四面环山,依山傍水,竹木抚苏,翠微如屏,梯田层层,环境清幽,空气洁净,景色优美。
本村最早的居民是明代永乐二年拨屯军垦的鲍氏。张姓祖先为著名爱国主义豪放派词人张元幹,张元幹的一个曾孙张贡于南宋末年迁到现在的同安镇所在地旸谷自然村。张贡的第16 代孙张季安、张季良于清雍正8 年从旸谷迁来此地,至今已有287 年历史。由于兄弟俩及其子孙强盛的生殖繁衍能力,目前张氏在整个三捷村2400 多人中占了1800 多人,其中在双溪自然村就有631 人,而鲍氏则退居三捷村石柱自然村,只有500 余人。
村落全景展示
村落历史文化
据鲍家族谱记载,鲍氏来自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于明洪武九年(1376 年)有兄弟俩随征入闽,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 年)同时拨屯永福(即永泰县的名)县二十二都,即有其子弟在此开垦繁衍。然后是张季安、张季良迁居此地,经过了大约三到四代人的努力,逐步建起了几处较大的庄寨,以庄寨为核心,又逐代向周边辐射再建新的民居形成村落。三捷村明代属于清时属于福州府永福县辅弼乡十甲,清代属于福州府永福县23 都中和乡官贤里,民国初期起属于永泰县捷云乡三岚保,民国35 年(1946 年)属永泰县三爱乡三捷桥,解放后,属永泰县同安七区三捷初级社,解放初期(1961 年)永泰县同安人民公社三捷大队,1984 年,属永泰县同安乡三捷村,至今。
村落民俗文化
农历腊月二十四祭灶: 主要在晚餐后在灶台上摆一些甜食、糖果,并在灶公火妈嘴上抹糖,焚香三柱,化元宝若干,钱纸几吊,长辈鞠躬作揖,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灶公灶妈“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 的分年和祭祀天地及各自信仰的神明,会用上猪头、蹄肉、公鸡、白果等祭品,同样点烛、焚香、鸣炮、焚元宝纸、祈求六畜兴旺、田园大熟、合家平安。1、元宵节: 主要是悬挂花灯、游神(灯)。2、拗九节即农历正月二十九,各家用糯米、豆、枣、花生、糖等九种掺加煮粥,取一份摆厅堂祀桌上请公嫲,一份摆灶台请灶公灶嫲,作为出嫁的女儿,还要送一份回娘家敬父母。3、端午: 主要习俗在门上悬钉菖蒲艾草以辟邪,将秋田中的变株拔回,甩粘到屋梁上,以清秽毒、虫害。午时吃粽子。例请灶公灶嫲和堂上公嫲。4、七月半中元节,定在农历七月初八过,蒸早米九重粿,请公嫲、厅上烧元宝纸。5、中秋: 晚餐吃粉干,用料有鸡、鸭、猪脚,加目鱼、蛏干、香菇、花生仁等混合煲汤,餐后分食月饼赏月,这天要祭扫祖坟。6、冬至: 吃糍丸。家有亡故之人,当年不包粽、不搓糍丸,由亲戚送7、若干,称送节。从另一方面说,这两个节也不要顺便送人东西,尤其不能送粽、糍丸。
村落自然环境
1、注重了风水学的应用。背靠青山,山脉宜远、宜稳、宜秀,左右两侧讲究青龙、白虎的护卫,前方既要明堂开阔,又视一些近处的低矮山梁为屏、为梁。对于水流,尽量利用改造,距之不远不近,多形成玉带环腰状。2、注意用植树造林的办法来弥补风水的不足。3、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惜花大力气进行水系的改造。境内两条溪流从地形分析,应该会直冲田洋中间,这样就会造成地块的切割破碎。先民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石头资源,根据水势和有利地形修建了二条长达 7.5 公里的堤岸,约束着水流或从山脚经过,或从需要改造风水形成玉带环腰格式的地方流过。这些古堤岸数百年来坚固如磐,从未被冲垮;而且,在堤内还结合相关地势,建立了多道石陂,挡水入渠,以利水田灌溉。同时,这些堤岸还能兼做交通道路使用。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