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湘店镇湘湖村
湘店镇湘湖村地处武夷山脉南麓,距离湘店镇集镇区约5.5公里、武平县城约61.5公里,是县定革命基点村,是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2024年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农业产业为羊肚菌种植。
湘湖村耕地面积2484亩,山林面积3.8万亩,国道534线穿镇而过,交通便利。湘店河,源于湘店镇湘湖村最北端的高圆地,经湘洋、尧山、三和入桃澜河。湘湖村四面环山,为高山盆地,海拔625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满,每年降雨量在17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在3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湘湖村村民以种植水稻、烟叶、生姜、砂糖橘及外出劳务为主要经济来源。
村落历史文化
湘湖村历史悠久,湘湖村最初叫"双坑湖",因由是村子里的湖里坑和下湖坑双坑汇集而得名。后来,文人秀士觉得欠雅,武北客家话"双"与"湘" 同音,遂改为"湘坑湖",简称"湘湖"。至于那个"湖"字,并非真有其湖,乃 "高山出平湖"也。"湘坑湖在山顶,环拱四五秀峰,喘山而上......至则山屏地砥,划然中开。"风光旖旎。"湘坑湖在武平大湘亭万山之上,近天而气清,群峦攒绕, 有空如凸,雨则漫溢,成大港流,为古文上'之'形。"湖中心刘氏宗祠耸立其中,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八闽名祠"。刘隆则生于斯,长于斯,逢迤五秀峰,钟灵硫秀地。 武平湘湖刘氏形成于元朝,以刘三郎为迁武平开基始祖。到 20 世纪中期,湘湖刘氏已发展成一个拥有 2000 多户、1 万多人口的大族。刘氏族人带来了中原客家人的先进文化、技术和忠厚仁义、勤劳俭朴、耕读传家的处世治家之道,经数百年来的休养生息、艰苦创业,发展成湘湖村的主姓村民。所以目前湘湖村基本都是刘姓族人,除结婚、娶进来的女人外,几乎没有别姓之人居住(丘坑自然村居住着几户姓丘村民)。 历史上湘湖与其分支也走出过许多刘姓的能人志士。如,刘隆——生于明洪武丁巳年(1377年)正月二十四日,甲申科进士,初任江西南昌府推官,官至大理寺卿、总督边储,曾疏救青田一县百姓。刘国轩——明崇祯二年(1629 年)生,随郑成功抗击倭寇、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刘光第——清光绪九年进士,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刘信——刘隆之子,拔进士,官授广源州知府,奉政大夫,升任交趾(今越南)仓副使。刘亚楼——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首任空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 1861年,太平天国进攻湘湖,刘鸿成率村民抵抗。湘湖战败,上丘坑被烧房屋数十余户,湘湖总户数减少20%,文资被毁不少。 1919年,南北战争,北洋军阀王克悌团驻军湘湖,部下何营长士兵三人,到高园地掳掠,被高园地的愤怒村民杀死两人,一人逃回报信,何营长带部下报复,村民逃走,何把全村房屋烧毁,此害后,高园地一部村民迁往店下。 刘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八闽名祠”。宗祠坐西北朝东南,占地479平方米,石砌门楼呈八字形,门额悬“恩荣”匾及“进士”牌匾,内有明代英宗皇帝御笔“纶言锡命”和清代刘光第题写的对联。宗祠见证了刘氏家族“一门三进士”的辉煌,明清两朝共有472人获取功名或职事。 进入湘湖村时,能看见一座门楼,门楼上书“八角亭”,湘湖八角亭始建于清朝,原为二层砖木结构楼亭,方便过往行人遮风避雨和休息,是江西瑞金、会昌前往店下码头中转物资的交通要道,也是刘亚楼、刘克模前往湘湖指导革命斗争的重要联络点,在游击队驻守湘湖期间及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此处日夜都有游击队员值守,盘查过往人员,严防白匪袭扰,当地人称之为“红军哨所”,2023年重建后成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融合了交通枢纽与革命历史的双重意义。 湘湖村的历史文化融合了宗族传承、建筑艺术、革命精神与自然景观,是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与古村落保护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通过宗祠修缮、八角亭重建等举措,其文化遗产价值进一步凸显。
村落民俗文化
湘湖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与民俗活动。“抢公王”是村里的一大特色。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湘湖全村人参加敬奉三位福主公王,十四日下午,身穿黄马褂,手提香炉者和放炮者在前开道,后面扛着“肃静”、“回避”两面大旗,抬着轿子,鼓乐齐鸣。和尚、道士身穿法衣。先到下廖神坛,依次是黄屋、寨上、神下各神坛等接公王,经过之处,每家门前摆上香案,鸣炮迎接。迎到宗祠后,在当天晚上吉时进行开光发表。十五日,每家每户,提着各种供品和香、烛、纸、炮到宗祠敬奉。中午做“午朝”。“午朝”诵经时,四人呈 8 字交叉窜走(走天王)。醮事将要结束(当晚 11 点),法师“准靠子”准了“圣靠”为吉。这时就要送公王归位。预备好的四方神坛的送神弟子,立即赛先出手本方公王牌位,谁先抢到手,又是最先出了宗祠大门,那方就会最好。这就叫“抢公王”。 “装古事”也是村里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活动。正月十五这天,是湘湖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除了本村人,还有很多外面来的客人。有如舞龙、舞狮、船灯、花鼓等表演,最为突出的是“装古事”为本村所独有。无顶的轿子上,站立着用少年男女装扮成的古代的,使人崇敬的伟大人物。志愿者,抬着她们,在本村的街苍游行,目的是供人们缅怀和慕拜。让人们别忘先辈的丰功伟绩。
村落自然环境
湘湖村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属汀江水系。湘湖村属于丘陵地貌,在中国地形图上为东南丘陵,村子在环山包裹之中,是块小小的高山盆地。平均海拔 538 米,名为“湖”,其实并非是湖,而是形似湖的高山盆地。海拔 625 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满,每年降雨量在 1700 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在 300 天左右,年平均气温在 18 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四面环山,东边是坎头寨,南边是下屋背,中间是寨岽上和祠堂寨,西南边是田村背,都是丘陵山体,青松古木,景色秀丽。古村沿着道路,呈T字形而建,中间流淌着T字形的排洪水道。 湘湖村的地质环境以黄壤沙质土为主,土壤肥沃,适应大部分植物生长。土壤植被主要有:乔木类、灌木类、毛竹林、苦竹、小黄竹等。动物类除家禽家畜外,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麋鹿、山凤凰、画眉、啄木鸟、蟒蛇、青竹蛇和眼镜王蛇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湘湖村的山溪里有野生龟、甲鱼等。森林里有天然红菰、天然灵芝和各种各样可食、不可食的菌类。 湘店镇湘湖村最北端的高圆地是湘店河起源地,经湘洋、尧山、三和入桃澜河。流域面积54.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 1.58 立方米每秒,河道长18.4 公里,落差280米,比降15.2%。
村镇承诺书
乡村协议承诺书.pdf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