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镇阳泽村
本村现存有江公祠、养蒙书院、登云桥等古建筑,同时保持着八月初十郑氏祭祀仪式和岐山庵庙会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风民俗活动。2016年11月,阳泽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阳泽村距镇区8公里,距城区18公里,户籍1614户5735人,常住人口3900人;党支部下设党小组9个,党员124名;主导产业茶叶、毛竹、柑橘、水稻....等,2024年村集体自主经营性收入27.0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54万元。
村落历史文化
阳泽村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1978年,阳泽村黄窠山出土了商代青铜大铙,其重100.35公斤,通高76.8厘米 ,造型浑厚、纹饰精美,是福建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此后,又陆续出土黄土仑时期陶器、石锛和青铜牛等十余件文物,这些珍贵文物不仅见证了远古时期阳泽村的繁荣,也将福建的历史往前推进了三千多年,证明了当时的阳泽村与中原青铜文化发达地区有着密切的交流。
阳泽村的古建筑同样值得一提,江氏古民居群、江公祠等建筑,承载着阳泽村的家族记忆。江公祠位于黄宅村中部,占地300多平方米,外观恢弘气派,两条巨龙盘踞屋顶,外墙装饰精雕细镂;入内则是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正堂门廊、窗户、内墙等饰以彩绘浮雕壁画,精美绝俗。而江氏古民居群中的古民居,房架上雕梁画栋,风火墙上砖镂石刻,许多含义隽永的楹联,或镶嵌于大门石(砖)柱,或悬挂于正堂将军柱,让人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教义。
村落民俗文化
阳泽村的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至今村里仍保持着农历八月初十郑氏祭祀仪式和岐山庵庙会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活动。
农历八月初十郑氏祭祀仪式,是龙池村郑氏家族传承已久的重要民俗活动 ,承载着家族对祖先的敬重与追思。祭祀当日,郑氏子孙身着传统服饰,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聚祠堂。祠堂内香烟袅袅,烛火摇曳,祖先牌位整齐排列。祭祀开始,主祭人净手焚香,向祖先敬献茶酒、果品等祭品,行三拜九叩大礼,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昌盛、子孙兴旺发达。整个祭祀过程庄重肃穆,程序严谨,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先辈的感恩与敬意,体现出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岐山庵庙会同样极具地方特色,是阳泽村盛大的民俗庆典。庙会期间,岐山庵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怀着虔诚之心前来祭祀祈福,希望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安康。庵内香烟缭绕,信徒们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场面庄严肃穆。庵外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各种民间表演精彩纷呈。舞龙舞狮队伍欢腾跳跃,舞龙者身强力壮,手持木杆,舞动着巨龙,巨龙时而蜿蜒盘旋,时而腾空而起,栩栩如生;舞狮者配合默契,将狮子的灵动活泼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观众阵阵喝彩。还有高跷、旱船、竹马等传统表演,演员们身着鲜艳服饰,化着浓妆,边舞边行,诙谐有趣,引得众人围观。此外,庙会周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摊位,特色小吃香气四溢,手工艺品精美绝伦,吸引着人们驻足品尝、选购,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