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凤狮村

   官陂镇凤狮村位于官陂镇驻地东北部,直距4.5公里。东邻光坪,西至大坪岽脚,西南连大边,北接龙过岗。以凤山楼和狮子口各一字命名,故称凤狮村。

   凤狮村凤山楼是十三世祖“凤山公”(绍安公),字廷杰,岁进士。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传说用十八年时间建起一座42间三层圆形“土围楼”,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占地面积百亩左右,楼中央建有一座祖祠堂,堂名为“仪式堂”,楼外建有一座学堂(校名:高仰轩)。这是祖公留给后代裔孙的财富,居住有房屋,读书有校舍同时立下祖训,鼓励后裔读书求出路。可见凤山公是一代“才子贤人、高瞻远瞩”可歌可泣、可爱可慕的先祖。    浮山城共有房屋280多间,为生土木结构。由于本城地理结构独特,西有东坑溪,北有洪溪(马坑溪),东有东溪三条河流交汇于上官陂,形成葫芦状,浮山城扼守于葫芦颈口,因地势较高故名“浮山”。

村落历史文化

   凤山楼位于官陂镇驻地东北部,直距4.5公里。凤狮村以凤山楼和狮子口各一字命名,故称凤狮村。地处丘陵,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面是石陂面溪,村委会驻凤山楼自然村。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姓氏经常发生械斗,因此居住多以姓氏聚居,以土楼为主。    浮山城为官陂四大城之一,始建年代久元,据老辈人代代相传,在唐朝时就有先民在此居住,城中祠堂坪还遗有“墩子石”。浮山城占地面积一百多亩,环城周长1200多米,城周边分布有四口日塘,四口月塘,有日有月,寓为明,意为反清复明。经社科院罗迢教授考证,浮山城外有高溪庙、莲花塘、洪溪、旗头壁、山子园、老城墙、鹰子石、两口左右烟塘的三角塘均为天地会的发源地及联络标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48团团长罗时元亲自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在浮山城内东门“百顺居”,名为教授拳术,实为发展红军力量,传播革命火种,让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有一百多人在此练习拳术,至今我们的上辈人还为此津津乐道。    浮山城内有4座祖祠,一座关帝庙,二处广场。分别有东、南、西、北门和水门子五个大门,城内道路四通八达,古代时有学堂“聚文轩”、“百顺居”及各种商铺。北门有两棵大榕树(经确认,树龄有4百年以上)。古代人为了使地势不再升高,而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开始,用大松树为架,建造大型“秋千”,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浮山城秋千文化。每年从正月初二至正月二十吸引了大量周边人前来参与“荡秋千”活动,其惊险与刺激荡出的“秋千文化”与同时举办的“关圣文化”民俗融为一体而热闹非凡。

村落民俗文化

扛关帝爷:    每年正月初二起,上官举行热热闹闹的游神活动——扛关帝爷游乡。初四在田楼,初五庵边楼,初六水美楼。扛关帝爷游乡的程序大致如下:先到上一座楼去请关帝爷,然后关帝爷坐八抬大轿巡游。迎神队伍由“大铳”开道,金童玉女们举着各色彩旗走在最前面。接着是舞龙队和穿着长袍马褂的本村长者(爷爷级人物)。紧接着是关帝爷的“令旗”和关帝爷,“令旗”一般由本村比较有身份和威望的老人捧着。“关帝爷”坐的八抬大轿得由当年新婚的新郎官抬着(如果没有那么多新郎官,也可由其他年轻人代替)。巡游的路线,基本上要经过本村各家各户的门口。关帝爷所经之处,各家都要出来“迎香”、燃放鞭炮。队伍行进中,如有比较开阔的地方,舞龙队就会表演助兴。游罢,关帝爷便安防在祖祠或其他公共场所,供民众朝拜,祈福求平安。抬关帝爷游乡习俗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    诏安县官陂镇凤狮村浮山城内有一千秋坪(秋千坪),每年农历新年期间从大年初二至二十日(天穿日)在这里演绎着“秋千活动文化节”,吸引着周边的群众及外地游客前来观看,参与惊险而刺激的荡秋千活动。

村落自然环境

   凤狮村村庄外围整体自然环境较好。新建住宅均有自己的卫生厕所,村中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卫生厕所,部分公厕卫生条件较好,其余卫生条件一般。环卫收集与处理设施正在建设完善中。村庄道路基本满足对外交通的需要。村庄内部道路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宽。自来水普及率100%,村民日常饮用水各项指标全部合格。雨水为自然排水和地下暗沟排水,不会造成积水、内涝等情况。凤山楼、浮山城内部日常卫生群众自发管理,村负责统一收集。目前内部环境卫生一般,周边环境现状一般。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